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3:45 点击次数:127
银行卖的保险不是存款,别被“保本高息”忽悠瘸了!
银行保险的真相:可靠≠适合你
很多人去银行存钱,柜员递过来一张“年化4%保本”的宣传单,心一动就签字了。河北邢台的李叔去年就这样买了份“分红型终身寿险”,今年儿子生病想取钱,才发现6年内退保要扣30%本金。
银行保险到底能不能买?先看清这三个关键点。
1、银行保险合法,但销售套路深
银行柜台确实能卖保险,所有产品都经过银保监会审批。但问题出在销售环节:
话术误导:把“保额增长率3.5%”说成“存款利息”;混淆概念:用“复利计息”吸引人,实际20年后的真实收益率可能只有2.5%;隐瞒期限:号称“随时可取”,却不提前5年退保要损失30%-50%本金。
(关键动作):签字前一定让柜员用笔圈出合同里的“现金价值表”,重点看第1年、第5年、第10年能拿回多少钱。
2、三类人最容易踩坑
图省事的中老年人:觉得银行比保险公司靠谱,却看不懂复杂条款;贪高利息的工薪族:被“4%复利”吸引,忽视流动性风险;不懂理财的主妇:把给孩子攒的学费买了10年期产品,急用钱时傻眼。
(真实案例):湖南张家界的刘姐,把准备买房首付的20万买了“增额终身寿险”,第二年儿子结婚要用钱,最后只拿回14万。
3、更稳妥的钱包守护法
如果就想保本:
50万以内选定期存款(受存款保险条例保护);3年以上闲钱买国债(利率3%左右,支持提前兑付);
非要买保险:
优先选消费型重疾/医疗险(几百块保大病,比理财险实用);投资型保险拿计算器算IRR(手机搜“IRR计算器”,输入每年缴费和领取金额)。
总结核心要点
银行保险合法但流动性差,急用钱可能亏本金签字前必须查看“现金价值表”,重点看前5年退保金额普通人优先选存款、国债,保险侧重保障而非理财
你在银行遇到过哪些‘坑人’推销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经历!点击关注「财富观察笔记」,每天中午12点更新防坑指南,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,教你守住每一分养老钱!
Powered by 重庆时时彩开奖历史号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